眼下,春風漸暖,春季農業生產已進入大忙時節,在東辛廣袤的土地上,一張數字畫筆繪就的現代春耕新圖景正徐徐鋪展。
眼下小麥已全面返青,正是春季管理的關鍵期。在蘇墾農發東辛分公司的田間地頭,農技人員正忙著把調配好的除草劑倒入無人機藥箱,伴隨著螺旋槳的嗡鳴聲,這個臂展近四米的大家伙在技術人員的操控下緩緩升入空中,按照預設航線進行飛行作業。“為搶抓晴好天氣,今年大面積采用無人機化除作業,1臺無人機2個小時即可完成100畝麥田化除任務,噴灑得又快又均勻。”合興生產區技術員尹東波說,與傳統的化除方式相比,無人機作業不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,還有效減少農藥的使用量,較好實現藥肥“雙減”的目標。
數字化技術的廣泛應用是東辛農業生產的一大亮點,無人機巡田、化除、施肥,已經都是常規操作。日前,合興生產區被列為蘇墾農發公司智慧農業監測系統首批試點單位。據悉,該系統是由無線農業氣象監測站、土壤墑情監測站、智能遠程蟲情測報燈、稻飛虱智能測報裝備、太陽能風吸式殺蟲燈等農情測控設備組成,在農業管理過程中,智慧農業系統通過感知、信息處理等技術對農作物生長的環境、土壤、水分、溫度等因素展開全時段全過程監測,實現遠程操控,顯著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產能。
“農技人員不用再當‘泥腿子’了,只需手機登錄“蘇墾慧農”APP,就可實時測控和分析在田作物生長情況,為農情處置提供精準數據支撐,真正感受到了智慧農業帶來的方便快捷和強大動能。”農業中心副主任程盤龍感慨地說。
近年來,東辛加快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轉變,大力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,2024年東辛本部小麥畝產創歷史新高、水稻畝產位列農發公司第一方陣,在建設現代農業航母江蘇號的壯闊征程中貢獻了東辛力量。